包括屠呦呦在内的科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研究青蒿素药物,40年后屠得到了诺奖的认可。
参考消息网10月12日报道
外媒称,当中国沉浸在首个诺贝尔科学奖的喜悦中时,没有几个地方像中国中医科学院这样因为这项荣誉而兴奋,或者困惑。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10日报道,中医科学院坐落在老城区一条较隐蔽的小街里,院内既有中国领导人的题词,也有穿着长袍的古代医生塑像。古代中医发明了神秘的理论以治疗人体疾病。
报道称,上面的对比只是在中国延续了百年之久的大争论的一部分。这一争论因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而重新高涨:屠呦呦凭借提取出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奖。
传统主义者说,这个“生理学或医学奖”显示了中医药的价值,尽管它只基于这个传统中极小的一部分。
中医科学院研究中医历史的一位专家说:“我感到既高兴又悲哀。高兴的是,这种药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如果中医未来要走这样的道路,我感到悲哀。”
他说,原因在于,屠呦呦使用的方法和在全世界查询传统医药典籍寻找新药的西方制药公司使用的方法没什么区别。
报道称,事实上,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称,这并不是向中医颁奖,尽管青蒿长期被用于治疗疟疾等疾病。评选委员会说,颁奖给屠呦呦是因为她使用了特殊的科学手段提取有效成分并研制出新药物。
但上述中医历史专家说,中药里的复杂内容涉及许多种草药或矿物质等,医生定期面诊患者后还要调整药方。他说,这些药方到底如何与人体发生相互作用,这方面尚不清楚。
这位专家说:“我们真的尊重这一文化遗产吗?如果我们认为中医需要现代化,中医的发展道路必须采取屠呦呦所采取的方式,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敬。”
报道称,但很多中国人认为,这种遗产根本不应得到尊重。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这样的科学家说,对古代药典应当发掘利用,但识别这些草药的基础理论早就该被抛弃了。
何院士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说:“我认为,为了中医未来的发展,人们应当摒弃它的医学理论而更关注用现代的科学手段研究草药的价值。”
报道称,关于中医的这些激烈对立的观点至少可以上溯一个世纪,并且触及现代中国如何认识自身的核心态度。当时在经历了一系列失败的战争和国家耻辱后,中国的革新者和革命者开始抛弃古老历史留下来的几乎一切东西:政治和宗教内容、建筑和城市规划、国民服饰等等。
中国的传统医学遭到尤其严厉的批判。中国一些著名的文学家(例如鲁迅)对其讽刺批评,把它当作中国弊病的典型之一。他们说,中医的理论不清晰,治疗效果未经证实;最重要的是,在一个开始把科学奉为万灵药的国家,它是“不科学的”。
柏林沙里泰大学医院的中医历史专家保罗·翁舒尔德说:“那时候,大家都认为中医没有未来。一些概念被认为是落后的。”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人类学家沃尔克·沙伊德说:“中医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但中国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现代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科学。这就导致了冲突。”
报道称,在中医科学院下属的一家医院,医生们说,他们知道为什么。中医几乎从来不单独使用植物或矿物质,还要靠望闻问切作出诊断。
一位61岁的医生50年前从父亲那里学习中医。他后来上了大学,拿到高级学位。但是他说,任何优秀的药师都必须学习药典,有些内容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
尽管这位医生和他的患者都说他治病很有效,但他仍为中医受到的攻击担忧。现在,他兴奋地说,诺贝尔奖让那些批评者不能再乱说话了。
他说:“以后,人们还怎么能说中医不科学呢?你不能否认,中医是基于中国的医药典籍和临床经验发展起来的。”